鱼类脂肪肝,更准确地说, 是一种描述以超过鱼类正常肝脂含量的过量肝脂积累为特征的生理性现象以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统称。根据肝脂积累所导致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后果,鱼类脂肪肝实际上应分为“脂肪肝”和“脂肪肝病”两种含义不同的表述方式。鱼类脂肪肝病,是当前世界,尤其是中国的人工养殖鱼类中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的危害水产药品厂家归纳出以下4个方面:①降低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增加养殖成本;②降低免疫力和应激耐受性,增加对病害的敏感性和死亡率;③降低产品的感官品质,影响产品销售;④间接导致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影响食用安全性。
1. 养殖鱼类脂肪肝的复杂成因
而当前养殖鱼类的所谓“脂肪肝”,决不是一个单纯的营养或者饲料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并且包含人类意志和自然规律深刻矛盾的复杂问题。养殖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营养与饲料的因素
不平衡的营养素搭配或者质量低劣的饲料是导致绝大部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首要因素。根据其诱发脂肪肝的原理不同,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过高的能量摄入;必须营养素缺乏;外源性与内源性的过氧化;饲料毒素的影响。
1.2环境因素
养殖水体环境对养殖鱼类脂肪肝的发生有诱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的污染。
1.3生理因素
鱼类自身的天然生理因素和行为习性也与能量代谢息息相关,不同的生理状况对机体的能量利用和肝脏脂肪沉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鱼龄和性别是影响鱼类肝脏脂肪沉积的重要影响因子。
1.4物种因素
不同的鱼类对饲料营养素和能量的响应不同、对毒素和环境的耐受性不同,造成不同鱼种对于诱发脂肪肝的因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也有很大差别。
1.5遗传与突变因素
相关的实验室研究表明,在某些基因出现突变或者缺失后,鱼类就会出现典型的脂肪肝症状。
|